新中式家具資訊網:不止是暴漲暴跌的原料、坯布、面料、服裝等消費終端正遭遇雙重壓力。風險蓋過了機遇,這讓實體產業的經營采購決策變得更加困難。
廣東佛山、山東、河北、江蘇等地部分紡織企業反饋,3月上旬以來,紗布累庫率繼續升高,現金流壓力增加,隨著部分地區疫情防控全面升級,原料運輸不順暢,中小企業減產、降低開機率的意愿不斷提高。
德州某中型紡企表示,目前山東、河北等部分棉花倉儲庫所在區域有疫情,司機需要攜帶48小時核酸證明,否則無法正常下高速運輸。
有些倉儲庫則要求經過疫情地區且行程碼里帶*號標識的司機車輛,提前聯系倉庫,倉庫帶證明到高速口接人。不僅短倒費用上升,而且補庫時間拉長。
另外,廣東、浙江、山東等地一些輕紡市場疫情管控力度加大,加之服裝訂單景氣度明顯弱于預期,貿易商、沿海地區織布廠詢價采購熱情不斷下降,補庫時間一再推遲。
據紹興、蘇州等地部分紡服企業反映,近期印染廠紛紛通知客戶將較大幅度上調染費,直染每噸普遍上調500-600元,二次定型每噸上漲1000元。
最近石油、天然氣、煤炭等能源價格大幅上漲,江浙、廣東等地熱電廠也上調蒸汽價格,導致染廠成本明顯上升,只能迅速將壓力向下游家居面料、服裝等客戶轉移。
浙江某進出口公司表示,目前染費上調直接轉移至消費終端的難度比較大,2022年以來紡服出口訂單偏弱,“金三銀四”的成色明顯不足,如果提高報價可能加速訂單流失。
對于外貿公司也難以消化,只能減少中長線訂單數量,同時與客戶協商各負擔一部分增加的成本。
此外,俄烏沖突已經造成空運價格翻倍增長,目前又對海運帶來了嚴重的影響。集裝箱船供應減少,再加上油價不斷上漲,船運公司用緊急燃油附加費將成本轉嫁給貨運公司,貨運公司再轉嫁給賣家,坯布、面料、服裝等消費終端正在遭遇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。